假面

Persona《假面》

推薦指數:●●●●●

med_1499982739_image

令人震撼的電影,我的意思是當我們坐在漆黑的電影院,畫面上展演的這些畫面,這些強而有力的白光打在我們臉上時,能不震撼嗎?他們既是線條簡單的、動態的,又如古希臘建築那樣昂然聳立在那。一個孩子觸碰一個巨大女人的臉,還有許多其他諸如此類的畫面衝擊著我,因為是黑白電影,一切不必要的細節都被刪除了,你可以更加容易的觀察到畫面上的變化。這是柏格曼作品中「晦澀難解」之首,在一連串高官能性的畫面展現在觀眾面前之後(那甚至跳脫電影本身,那可是1966年)故事看似才開始展開,實際上卻是前後呼應。

故事講述一名扮演厄勒克特拉(ELECTRA)的知名女演員聽從女醫生的建議在女醫生的海邊小屋靜養,而一名年輕女護士接受女醫生的命令前往照護她,而在此過程中,作為病人的知名女演員總是沈默不語,因此女護士一直嘗試要讓她開口說話,甚至在一個雨夜透漏自己曾在朋友的誘惑下,在海灘與和朋友與路過的男孩進行了群交,還讓那男孩射在自己體內,然而她一方面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她已經結婚,一方面卻又感到前所未有的歡愉,甚至在回家後與老公進行了「前所未有」的熱烈性愛,最後發現自己懷上了男孩的孩子,便在不知情以為是自己孩子的老公的同意下去墮了胎,女護士說到最後眼淚便冒了出來,我們可以看到在這過程中女演員與女護士彼此的醫病關係逐漸混淆,甚至倒轉,原本該是說話來讓護士診斷及幫助的女演員,成了一個女護士不堪秘密的聆聽者,而原本應該冷靜保持耐心的女護士,在女演員不斷的沉默下焦慮不安,尤其知道女演員把自己當做觀察對象,可能只是擴展演技的素材她更是近乎發狂,彷彿女演員並非是個真實人物,而只是她自己的某種妄想,就像人們對上帝透漏自己的罪,上帝卻沉默不語那樣。

而兩人在海邊小屋發生的事情由於導演採用的處理方式,給人雲裡霧裡的感覺,你很難分辨哪些事情是真正發生,哪些事情又只是女護士自己的妄想,比如深夜時分,女演員真的有來找女護士進行親暱而曖昧的肢體互動嗎?而女演員的老公真的有來找她們,甚至女護士代替女演員,與女演員的老公發生關係嗎?

兩個女人的臉交疊在一起,一張是年輕,一張是年長,但去除了頭髮的遮掩,並列在一起竟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感,兩人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抱持著愧咎,因為她們都不同程度上的逃避了母親的責任,女演員隱藏了自己對孩子的厭惡,女護士剝奪了自己給孩子的生命。

在片尾一場談話之中,導演特地採用了兩次的重複,分別讓觀眾看清楚兩人的臉,以及臉部表情的變化,這些巨大的臉足夠觀眾享用這部電影最後的盛宴,麗芙烏曼、比比安德森兩位演員對手戲的最後高潮,這是多麼的細緻,以致於我們有足夠的興味來觀察畫面的細微變化。

片名Persona假面又可以翻作人格,又有「聲穿」的含意,在古希臘戲劇裡,人們戴著面具飾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有時一人甚至會飾演多角,聲音是屬於演出者的,但演出的角色卻得依其面具辨識。這樣看來也不難理解為了柏格曼一直要把兩張臉做擺放上的嘗試,不論是一張橫臉配一張直臉,或者是兩張並列的臉,又或者是對立的臉,在這些臉後面都被同樣的激情給支配著,那樣的激情是對於一種缺憾的不滿,充滿了填補缺憾的渴望,而其具現出來則是滔滔不絕的話語。所以電影中段女護士甚至要拿滾燙的熱水潑向女演員,才換來一聲女演員打破沉默的「不」因為她想證明的是自己不是唯一有這種缺憾的人。

假面值得多次觀賞,但這次的心得到此即可。

發表迴響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