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人:離家日》





我從來沒想過在《蜘蛛人:返校日》後,還能看到一個更棒的個人作品,《蜘蛛人:離家日》不只作為終局之戰的完結,同時也是復仇者們新世代的開端,電影可以說讓人大開眼界,這不只是對於本作承繼蜘蛛人造型百變感到驚奇,最重要的是對於漫威作品的反映時代及自我反思感到驚奇,也因此這部作品會是整個漫威宇宙最重要的作品。

在終局之戰之後,復仇者們各奔東西,小蜘蛛回到了紐約,然而因為薩諾斯的一個彈指,有些人的時間停止了五年,而有些人則成長了五歲,而這導致了發現自己喜歡上古靈精怪的女同學MJ的彼得有了新的情敵布萊德,於是他試圖在這趟前往歐洲的校外教學中贏得MJ的芳心,然而作為蜘蛛人,他也要對抗全新的敵人,以及處理鋼鐵人的遺願,世界加速了五年,於是理所當然的「成長」成為主題,而這樣的主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的但對於蜘蛛人而言是必要的,因為他至今都算不上是獨當一面的超級英雄,而只是依附在如父親角色的鋼鐵人的指導之下進行行動的超級英雄,在返校日裡他意識到的是地區型蜘蛛人才是他的職責所在,而到了無限之戰他則告訴鋼鐵人,如果世界被毀滅,地區也不會存在,即如果沒有了一,一之下的多也會覆滅,這是一與多的價值取捨以及價值辯證,然後彼得的成長就到了這裡,因為在終局之戰裡彼得並沒有成長,而只是來打跑籠套,並作個見證者,見證他如父的鋼鐵人之死。

鋼鐵人一直以來都是麻煩製造者,因為他的高科技、因為他的性格、因為他的遠見,他總是走在其他人的前面,然而他之所以能成為英雄,是因為他不斷的試圖修補自己走的太前所犯下的過錯,他是個試圖掌控未來的人,而其急躁就在於其他人沒有看到他看到的未來,這也是為什麼復仇者聯盟二裡,緋紅女巫讓他看見了未來的恐懼,而這份恐懼衍生了奧創這位反派,而這也是為什麼在終局之戰裡必須由他而非另一位復仇者元老美國隊長來完結戰爭,因為殺光二分之一宇宙人口的大反派薩諾斯就是一個跟他一樣的恐懼未來者,而這份恐懼與大眾基於無知的恐懼不一樣,這是基於有知的恐懼,基於有知的恐懼比基於無知的恐懼還要強大,因為眾人可以縮在一起取暖,而你所見卻會被認為是「幻象」,你必須一個人承受其恐懼,此即大反派薩諾斯所說,鋼鐵人與他共同背負的:「知識的詛咒」
而同樣作為天才少年的彼得,這一次所要面對的,同樣是這個:「 知識的詛咒」,離開熟悉的紐約來到歐洲,智商超於常人,心智年齡卻仍然是高中生的他必須找尋新的手段解決新的挑戰,而那不只是知識。

關於這部對於漫威宇宙官方認證作為無限之戰句點的一部大眾的超級英雄電影,我們應該首先注意到的是《蜘蛛人:離家日》既《美國隊長三:內戰》後第二次讓蜘蛛人離開美國,來到歐洲(無限之戰逝去了太空),彼得與好友奈德及班上的師友們一同從美國前往歐洲,在出發前的教室裡,彼得死黨奈德對彼得看似打屁的說著:「歐洲女生超哈美國男生」的同時,兩人面對的背景一邊是許多鋼鐵人的塗鴉,另一邊則是一張在天空中的眼睛,這延續了鋼鐵人這個角色的象徵,作為一種美國的另一種化身,一種無所不在的世界安全秩序。(就像美國隊長三:內戰,所謂的美國隊長vs鋼鐵人內戰意味著是自由與安全的兩種美國價值的內戰)鋼鐵人的臉孔出現在歐洲許多地方,同時彼得帕克也自己說了:「我到哪裡都看到他的臉孔」這句話不只是表面上在歐洲各地都在紀念鋼鐵人,更是歐洲各地都處在不安全感之中,因為他們在問的是:「誰是下一個鋼鐵人」即誰能用、知識、技術、科技守護安全,守護生活的秩序,我們可以回到奈德那句無心之言:「歐洲女生超哈美國男生」,美國作為被唾棄的世界警察,在川普上任後決定改變美國與世界的關係,他聲明美國不該再免費提供保護給盟友,因為這不但讓美國承受罵名,美國也沒有實質上的獲益,奈德的話包含的是對歐洲人對當下生活不安的美國人想像,歐洲沒有自己的超級英雄,歐洲人需要美國人來拯救。

如果我們回憶起作為蜘蛛人真人系列電影(包含山姆雷米版、馬克尾柏版)的本片首次開頭特別的並非在美國,而是在墨西哥一處荒涼的村落,從美國而來的虛構諜報組織神盾局長與神盾副局長來到此處,人們在殘破的村莊中行走,一個婦人拿著一疊書冊類的東西失神的朝鏡頭走來,然後消失在鏡頭之外,副局長希爾感嘆:「這是很慘的景象,但我們應該不是為此而來的吧?」接下來局長談論到當地居民匯報觀測到有人臉的龍捲風,副局長則表示:「很多人在災禍中都會看見幻象。」然後接著發生了什麼事?綠色的龍捲風刮了出來,觀眾以為這是怪物出場,結果這是一個神祕的超級英雄出場,而在這兩人後方真正的怪獸才從土裡竄出,神祕超級英雄對怪獸展開攻擊,開場如此結束,這個開場拋出了許多許多重要關鍵詞「自由」與「安全」、「超級英雄」與「超級反派」、「美國」與「他國」,「神話」、「科學」如果你注意開頭的哥倫比亞的logo的話,在本集裡電影也刻意玩了一個替代成另一個墨西哥當地雕像的把戲,結合這樣的片頭,我們都被告知了這將會是一部不一樣的蜘蛛人。(替換在本片裡多次出現,彼得帕克為了在歐洲行俠仗義不被發現就換裝成黑色行頭的「夜猴」反而一樣的東西有可能是騙局。)

《蜘蛛人:離家日》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裡,它從一開始就賦予了一個非美國非紐約的場景,而其甚至不是從蜘蛛人開始。它不像蜘蛛人歷來電影總是封鎖在美國大城市內,行走與跳躍在高樓大廈間,而是在納入漫威宇宙之際,試圖給蜘蛛人重新定位,並藉由身為鋼鐵人接班人的蜘蛛人的彼得帕克,再度辯論了「自由」與「安全」的問題,它處理的問題剛好是,當鋼鐵人這只天空之眼隕落,人們得到了自由,卻又開始懷念安全,到處問著:「誰是下一個鋼鐵人?」而神盾局長高度介入彼得帕克的私人生活(透過職權、科技各種方式讓彼得一行人的旅行被掌握在他手中,彼得一行人原訂的歐洲旅遊計畫因應神盾局長的計畫徹底改變,中間還涉及未經過彼得同意的綁票以及各種侵害個人隱私的行為)於是本片最大的樂趣,除了表面上YA片的嬉笑打鬧外,還添加了當下科技對於個人生活的侵害之展示,而這是雙重的,官方藉由科技侵犯個人隱私(神盾局)另一方面個人藉由科技侵犯他人隱私(彼得被布萊德情敵偷拍並被誤會成要與給予自己裝備的神盾局組員約炮,之後又利用鋼鐵人遺留給他的裝備窺探他人並刪除情敵要傳送的訊息。)表現出科技的無所不在,鋼鐵人的「伊蒂絲」眼鏡藉由神盾局長交給彼得帕克,其全稱為「Even Dead I’m The Hero」說明了鋼鐵人那不可抹滅的影響力,而當其將「眼鏡」這個遺物交給彼得,同時也是在暗示一種看世界的方式的轉移,將「親民」的彼得,轉移到一個更高的位置,這樣的眼鏡既可以看到其他人隱藏的資訊,更可以從宇宙衛星中調度殺人無人機殲滅目標,結果就形成了彼得差點一不小心用眼鏡殺死自己的情敵,還得用蜘蛛絲與其對抗的喜劇橋段,這可以看作是彼得成長過程中兩種力量(自己的觀點、如父的鋼鐵人的觀點)的對抗,彼得作為鋼鐵人的繼承人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新的美國之子,與自信自傲,習慣媒體的鋼鐵人不同的是,他友善、親民、帶點害羞,對於鋼鐵人賦予的力量與觀點(眼鏡)他無法適應,甚至對自我產生懷疑,進而給在本片第一次登場的超級英雄神祕法師昆汀貝克趁虛而入的機會,因為彼得不願相信自己可以站到父親的位置,而覺得由傑克葛倫霍飾演的蓄著鬍、幽默、自信的昆汀更像是鋼鐵人,進而將眼鏡交給了他,而他自己更想要的其實是繼續跟同學還有老師,尤其是自己暗戀的女孩MJ一起旅行。

於是本片巧妙的延續了一直以來蜘蛛人與大部分漫威超級英雄不同的主題,那就是面具對他而言是必須的,因為他是同時過著兩種生活的人,而不像是漫威其他超級英雄幾乎都曝光身分於世人面前,即便在離家日裡,蜘蛛人的身分也只為少數人所知,包括神盾局的人,他自己的嬸嬸,自己的死黨奈德,於是他仍然需要說很多的謊來掩飾自己的各種英雄行動,這也是蜘蛛人電影系列一直以來有趣的經典情節,彼得帕克做了很多事情,然而他愛的女孩之前一直都不知道,而他一直被當作臨陣拖逃的懦夫,為了保護自己的親友,他必須活在對他人的謊言之下,這本來只是一經典設定,然而對上本片反派卻是妙不可言,因為本片反派,即開頭的那位神祕超級英雄,他也是依賴謊言生存的人,開頭出現的人臉龍捲風怪物,以及電影演了一大半的地水火風四種怪物,包括他自己作為神祕法師這個超級英雄的形象全部都是謊言,真實的昆汀貝克是被鋼鐵人開除的員工,他又是一個鋼鐵人錯誤下造成的產物(漫威電影裡有許多敵人都出自鋼鐵人之手,包括蜘蛛人:返校日裡的禿鷹)他聯合其他鋼鐵人開除的員工,包括了能欺騙神盾局偵測系統的電磁波裝置,還有自己的立體投影技術,加上許許多多的設計,製造出了這一切,為的是在這風平浪靜的時候(即本片YA片小打小鬧的基調)能製造出一個強大的敵人讓自己打倒,藉以讓自己成為新一代超級英雄,怪物並不真實存在,然而損害卻是貨真價實,更重要的是群眾會在恐懼或者別種情緒之中相信他的故事,關於一個從平行宇宙來的家鄉被毀的超級英雄(家鄉被毀的超級英雄明顯致敬超人)來對抗這四元素的怪物(四元素怪物在各種奇幻小說裡頭是經常設定),進而在這部奇幻的「超級英雄電影」裡不只嘲笑了彼得帕克,更嘲笑了觀眾,但更重要的是這並沒有走偏蜘蛛人系列一直都有的敵人,新聞媒體,在本片裡頭彼得帕克對著暗戀的女孩MJ慌忙的試圖澄清在電視上出現的「夜猴」不是「蜘蛛人」藉此來說明自己並非蜘蛛人,女孩問他為什麼,他只能焦急的說:「因為新聞說不是,而且新聞不會說謊」然而事實上新聞當然會說謊,或者就算不是刻意說謊,因為對真相不全面的掌握也會造成偏頗而背離事實的報導,比如在系列電影裡號角日報社長J•喬納•詹姆森(在本集尾聲號角日報再次出現,而也再度找來了J•K•西蒙斯來飾演號角日報這位不斷攻擊蜘蛛人,以製造聳動標題增加銷售量為樂的社長)就經常攻擊蜘蛛人,塑造蜘蛛人為全民公敵,只是湯姆霍蘭這版的小蜘蛛人尚未吃到新聞媒體的虧,而本集他即將吃到了。

假新聞宛如幻術一般,你可能在毫不清楚自己被設定為對象的狀況下就被砲火猛烈的攻擊,本集真正反派神祕法師的可怕之處在於自己對於被攻擊無所覺察,蜘蛛人被他本集打入幻境之中,即便彼得中招時就說:「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的」卻仍然被打敗,甚至反派戲耍他一般製造了一層又一層剝不完的假象,而這一連串幻境不只讓觀眾看的大呼過癮同時更使人焦慮究竟蜘蛛人該如何克服幻象,打倒貝克。蜘蛛人在本集中所要克服的「成長」乃是關於對真相的識別能力,這個真相不只是對於本次事件的真相,更是關於他自己的真相,作為新美國之子的他必須解決舊美國之子(鋼鐵人)所遺留的種種問題(種種反派,在上一集裡那是禿鷹,禿鷹是一個反對外星科技全部被鋼鐵人即美國化身掌握的反派。)而反派在暗,他在明,於是他被幻術騙的難以招架,甚至將重要的眼鏡交給了反派貝克,因為他不相信自己實際上是21歲了(被彈指消失了五年後,他還是執著認定自己還是16歲,然而他現在已經是他一直想成為的大人了。)於是為了不擔負更大的責任,他拒絕更大的力量,也就是眼鏡,他也拒絕成長,電影裡有一幕他為了阻擋鐘塔倒塌而用蛛絲試圖捆緊鐘塔,卻兩次被銅鐘給敲頭,除了喜劇效果外,也象徵式說明他與時間(鐘作為時間象徵)的過不去,另一個象徵意涵強烈的是他被反派推到鐵軌被火車高速撞飛,進而虛弱的爬到車內近乎死去的橋段,在這裡火車也巧妙的作為進步的隱喻(火車作為進步的象徵,給予彼得的是一記強烈的生長痛),而這正是彼得在本片中一直抵抗的,他不希望那個被大反派薩諾斯彈指消失的五年跑回他身上,要他快速的背負起身為獨當一面的超級英雄的責任,所以對他而言真正的幻象並非反派塑造給他的幻象,而是「一切如昔」的幻象,周遭的同學看起來都並沒有變老五歲,然而世界確實已經變老了五歲,許多責任的擔負者也都消失了,作為一位超級英雄他不再能推托自己「還沒準備好。」於是理所當然的當他不再執著於自己「還沒準備好」的幻象,他上了飛機,穿著如鋼鐵人工作時一樣的內衣,在鋼鐵人老友快樂的目光下,充滿信心的自製一套全新的裝備,於是兩個意象在此被疊合在一起,一個是鋼鐵人在地下室打造裝備的意象,一個是彼得帕克當初手工縫製自己自己戰服的意象,電影綜合了這兩個意象也預告了接下來彼得的反敗為勝,對於自己他不再遲疑了,這一次他要主動出擊而不再被動受擊。

接續回「美國人拯救歐洲」的觀點,電影後半段又巧妙的讓大決戰在倫敦舉行,對於美國而言,那同樣是一個重要的起源,同樣的對於漫威超級英雄的電影化而言,蜘蛛人也是一個重要的起源,所以作為終局之戰真正句點的蜘蛛人:離家日在此完結就有妙不可言的意味,尤其本集反派的宣言「殺光歐洲二分之一人口」更是戲仿似的致敬了終局之戰裡大反派薩諾斯的:「殺光宇宙二分之一人口」這是漫威宇宙歷經這麼多部作品後才有可能達成的高度互文趣味的結構,然而這個結構同時又不只是封閉的,第一次在本片裡,他們成功的政治化了自己,也連接了現實的政治,前者的意思是,當反派利用各種幻象、假象,塑造自己是超級英雄,並希望收取世人的崇拜與關注,這難道不是漫威一直以來作的事情嗎?漫威旗下的電影充滿著電腦動畫,而這些技術甚至精密到我們看不出來,甚至他們還可以操控時間,在《驚奇隊長》裡讓飾演尼克弗瑞山謬傑克森返老還童,而在系列電影不斷賣座,一個宇宙不斷膨脹的情況下,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力量,所以才推出如《黑豹》、《驚奇隊長》那樣意圖明確的要用自己巨大力量來改變世界的電影,至於後者則是反映了困擾全球後真相時代,日新月異的假新聞攻擊藉由故事的力量更加壯大,同時在各種劃分清楚的同溫層內四處流竄,於是當川普選上總統時,美國各大主流媒體通通驚慌失措,因為他們被自己營造的幻象給欺騙了(主流媒體與同溫層普遍認為民主黨的希拉蕊會勝出,而川普會大敗),於是我們理解到反派昆汀在臨終之際所說:「在這樣的時代,他們什麼都會相信」不只說的是製造幻象者與讀者之間單向的傳播與權力關係,更有可能是繞了一圈製造幻象者所製造的幻象又回到自己眼前,這也是為什麼本片從一開始就在鋪陳彼得帕克的「彼得感應」(電影刻意不說蜘蛛感應而是說彼得感應,意在取消彼得帕克與蜘蛛人這兩個身分的界線,因為這不只是屬於超級英雄蜘蛛人的感應,更是屬於彼得帕克的感應,更重要的是說明無論同溫層有多少,只有一個的世界終將會將其變動傳導到各同溫層內,真相也許模糊,影響卻逃不掉。)

關鍵在於變動之中,那不變的構成我們的是什麼,反派雖然滿口謊言,然而他卻問了困惑的彼得一個關鍵問題「你想要什麼?」拆除了外衣、拆除了面具、拆除了一切可以代表我們的事物,在心靈深處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是誰?那甚至不是行動,因為行動該動力的結果、實踐、以及具體化而已,正如就其本質物質只是個假象,運動才是永恆的,而那個動因是什麼?那是「慾望」於是一直以來蜘蛛人講的「蜘蛛感應」變成了「彼得感應」,對於一個變化快速的世界釐清自己不動的慾望變成最重要的事情,彼得帕克仍然善良,但不再天真,在解決反派後,他顫抖著問著眼鏡:

「現在這是現實嗎?」

眼鏡則告訴他

「所有幻覺都已經解除」

這不是一個很諷刺的橋段嗎?縱使擁有了彼得感應,然而彼得帕克卻仍然得過問眼鏡,似乎也在說著徒有自信仍不足,你還必須有繼承而來的力量與觀點(眼鏡)才能夠迎擊這樣一個後真相世界,這樣一抹陰影也淡化了本片接下來彼得與MJ戀情成功的理想化色彩,因為他已不再是那個他。

這也是電影為何一直致力於在本片將各種事情明朗化以及去曖昧化,而不只是為了服務美好結局,彼得得到了戀愛的結果而失去了相互暗戀的曖昧的同時,被打敗並死亡的反派的訊息傳到了大螢幕上,藉由號角日報的社長,反派造假(剪接、後製)的影片欺騙了世人彼得帕克因為嫉妒將神祕法師殺死(在媒體報導中,神祕法師是超級英雄)同時公布了蜘蛛人的真實身分及照片,這當然是非常具震撼力的,因為歷來電影的蜘蛛人都沒有洩漏自己的真實身分給世人,而在漫畫裡頭蜘蛛人一拿下面罩就被狙殺死亡,本次電影這樣處理當然蘊含著蜘蛛人確實被包覆進漫威宇宙(這個宇宙內的超級英雄大多都是公開露面的)同時也製造了強烈的危機讓觀眾期待接下來的發展(蜘蛛人的身分被反派知道通常其本身霍親人就會有生命危險了)而第二個電影彩蛋則再次告訴觀眾,眼見真的不能為憑,原來本片裡出現的神盾局長與副局長都是史克魯爾人偽裝的,而連這樣天生會偽裝的外星人都被本集反派給騙了可謂諷刺,至於真正的局長則在沙灘上度假,然而這也是假的,實際上他在宇宙裡一艘飛船裡,沙灘只是投影螢幕。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漫威與本片的大反派神祕法師一樣玩弄著觀眾對於「真相」的認知,然而在假象之中,卻也說出了某些「真相」(這些真相是碎片化的真相。)比如漫威自己玩弄假象的影響力、比如現實假新聞的影響力,而在電影內則是彼得帕克自身對於無法阻止鋼鐵人死亡的愧咎以及自身無能的痛恨。

我們或許可以期待接下來漫威藉由自己越來越大的力量及穩定的觀眾支持數量,去做更多有別於先前的,如同本片,更加大膽、更具指涉性的超級英雄電影,正如商業片是藝術片的電影市場基礎,在漫威自身的金字塔更加完善的當下,我們或許可以期待更加獨特的超級英雄電影被這個宇宙生產出來(本片裡頭有一幕在歐洲歌劇院只剩下老人,而年輕人都跑到街頭的閃光假面扮裝舞會,這是一個有趣的隱喻,暗示著曲高和寡的歐洲電影的衰落以及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當紅的現狀。)

“《蜘蛛人:離家日》” 有一則迴響

發表迴響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