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hilation》滅絕—–完全滅團指導手冊

5zfVNTrkhMu673zma6qhFzG01ig.jpg
前言:
 
當初看《機器姬》(網譯:機器婊)時就對那個故事覺得有趣,關於科技可以多麼了解我們
以及我們可以多麼在知道有一個科技在那隱約設計我們的前提下深陷其中
因此當我知道原來被廣為宣傳的《滅絕》就是出自他手,便早想一窺究竟。
礙於其他的瑣事與稿件,一直沒辦法挪出一個乾淨的時間來好好欣賞
 
結果如何?
 

1.邏輯被狗啃的主線劇情

 
當天看完首先是讓我很失望的
首先,這是一部科幻片,科幻片不只要藉由裡頭的設定遵循其設定的邏輯,
還要考量現行世界的一般作法。試想一個不明外星物體降落
(為什麼要問這是外星物體與否?難道光是其外表還不足夠讓人排除是地球科技所為?)
在降臨一區後,生根,繁殖,快速擴張。就算不是外星科技,作為未明的地球科技,也該謹慎應付吧?
 
然而沒有,他們就送了五個女人進去(原本還是四個。)
但已經有很多小組進去沒出來了。(關鍵字:未知科技、無人生還)
 
就該特別警覺了吧?這又不是什麼婦女團的日常的山洞冒險活動。(請參詳深入絕地)
 
更別說欠缺的一般的防護裝備與空氣過濾裝置了,光是我們出國,基本的藥物防護都不見得能搞定水土不服問題了,這可是一個「未知」的環境(根據本片設定,所有的訊息都出不了外界)
 
這個狀況也跟索拉力星裡頭人員刻意知情不報不讓上頭知道實際狀況(因為會被當成白痴跟瘋子)不一樣。
 
這還不是什麼私人企業的行動,如機器姬裡頭那個古怪的科技新貴刻意選擇的一個與世隔絕的實驗環境。
 
這是官方行動
 
這是官方行動
 
這是官方行動
如果要五個人移動探勘,基本的不移動的人就要超過五個以建立作為補給站的定點
因為這五個人行動需要的裝備量絕對不是五個人就夠帶的,特別是在沒有載具的情況下。
 
然而這五個人就像遠足一樣,就直接進去
(而且好像基地沒別的更高位的指揮官了,第一次看到行動負責人直接跟著進去,
如果人都死光,正常官方的作法是上報並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及升級整個行動的嚴重性)
 
(當然後來我們可以看到女主回去後被詢問時,旁邊又突然多了很多人,代表這個行動官方是有在盯的,
然而這就更讓前頭女主一行人的行動更匪夷所思了,如果有建立哨站,要進出不是這麼簡單的。)
 
本片讓人崩潰的地方還不只這些,當我看到看守女主丈夫的醫護人員有穿防護衣(所以這部作品的世界還是有防護衣嘛,那你們幹嘛不穿呢?)我就覺得整件事更令人匪夷所思了。
 
當一個從異域逃出來的人開始吐血,你們難道不用小心嗎?
更別說女主還煞有其事的跟金毛指揮官詢問
「他有跟什麼東西接觸嗎?病原體可能是什麼?」
結果妳這個病患的第一線接觸者不但不用長期隔離觀察是否會發病
(有種東西叫潛伏期,那是你以為沒中標,一段時間後低下頭突然看到的驚喜。)
還可以參加部隊,而且金毛指揮官還知道。
 
所以我覺得沒戴眼鏡的女黑暴怒是對的(雖然暴怒的點很奇怪,居然是說謊,而不是隱瞞。)
關鍵根本不是女主角有沒有騙人,也不是女主角為何身為病人家屬可以亂跑
甚至只因為剛好是生物學家跟退役軍人就可以輕鬆的加到這種高機密軍事行動裡。
 
而是妳這個曾跟帶原者近距離接觸的人居然可以趴趴走?WTF
 
而這隻超級奇怪的小隊(正常士兵進入異域是有崩潰的可能,但你直接找一匹心理素質生活背景明顯有問題的人來是怎麼會事?讓我再重複一遍,一個有自殺傾向自知活不久的召集人+指揮官,一個老公在加護病房的大學教授,一個酗酒並有情緒問題的沒戴眼鏡女黑,一個剛畢業很有腦袋但歷練不深的菜雞,還有一個失去女兒並無法忘卻傷痛的母親,我唯一能夠正視這種好笑的安排只能假定在這個未知領域有一種「未知」的傳播方式,讓這些「細胞」進入人體,然後慢慢把人逼瘋,當然這部份就會有明顯設定上的矛盾,後面再談。)
當然我們可以說這個指揮官本來就蠻有問題的,首先這就算是一支部隊人數都太少,再來這不但不是部隊,還是一個可以走到中途「解散」的「隊伍」,身為一個高機密軍事活動指揮官,跟隊員說要回去你們自己走回去是腦袋壞了嗎?你今天不是小公司辦員工旅遊耶,不是在擎天崗郊遊有事自己騎車回家那樣耶,你們一大群人陷入一個奇怪地方,你不激勵你的部下,還用一種「不爽就回家」的態度是怎樣阿?身為心理專業者,自我評估做了嗎?
 
還是一開始就要滅團阿?
 
怪不得其他你挑選的團隊都會滅團,因為你本人的判斷能力就有問題阿大姊。
 
我甚至在他們剛進去就迷路,然後集體失憶那邊就笑出來了。
(因為這根本不是倒楣的意外,而是你看完前面就可預料到會出現的糗事。)
 
這是編劇刻意要虐人吧?但是這些人的這種素質我實在同情不起來,
甚至我在最後指揮官搞煙花秀那邊完全同情跟感動不起來
 
你把你隊友都害死了還敢放煙花慶祝阿?
 
這一個小隊的戰鬥力根本是有問題的,別說真的遇到有攻擊性的外星生物或是外星科技的伏擊
電影都自己演出來你們連鱷魚還有熊都搞不太定了(如果女主角沒跟來是不是就直接滅團了?還是這些鱷魚跟熊的身體是強韌的一般子彈打不進去的,移動速度極高的?)
 
2.很好的構想,很差的實踐
 
某種程度來說,《滅絕》跟《索拉力星》有著類似的概念,人們進入只進不出的異境,那是一個可以感知人內心的異境,所以它當然很清楚每個人的弱點是什麼,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摧毀一個人或煽動一個人,把他變成他本來就有可能變成的某些東西,也就是把他內心深處的東西「召喚出來」,而讓日常的他、偽裝的他消失殆盡。
  但是塔可夫斯基的《索拉力星》的表現形式較為優雅,隱晦,他對電影的掌握比較熟練。而《滅絕》太多重複的東西,彷彿不信任觀眾一樣,很多東西重複的講,講的方法又過於單調,就像用很多的吼叫來表示情緒的激動,不但在口頭上把一堆東西解釋的清清楚楚(那個聰明的黑人眼鏡妹彷彿導演化身,在解釋一切之後就優雅退場,變成一棵樹。)但難道前面的線索還不夠多嗎?當觀眾從劇情中看到人逐漸的瘋狂,或者身體上的變化,不早就有些把握了嗎?而當人形的植物出現在觀眾視野,觀眾自己不就早有些猜想了嗎?,當他們看見一頭熊在吃了人後快速的掌握了那個人的聲音,那頭熊不就說明了這塊異域的性質「藉由掌握你的內心,以相應的誘餌捕食你嗎?」也就是很多段影像,但不斷的重複一樣的訊息,甚至還讓角色說明而非藉由與該物的互動產生自行讓觀眾解讀的現象,觀眾能夠享受的,就只剩下那些奇妙詭譎的物件了,然而那些物件擁有的也只有奇妙詭譎而已。我們除了覺得「哇,這東西真美」、「哇,這東西真他媽噁心,但還是真美。」、「哇,這個死狀也好美」、「哇,這個雲,這個霧也好美」他們本身沒有在一條符號的意義的集合鏈被連接在一起,而只有被統攝在「外星世界」這個概念下,也就是說我們對這個這個「異域」的理解就是很表面的「外星世界」,那就是是我們世界的外星化、景觀化,因而變得有些醒目,但他們還是沒與主角產生什麼樣的連動,不如「索拉力星」裡頭主角手上拿的那個平凡無奇的、裝著家鄉土壤的鐵盒,那個道具貫穿整部電影,並隨著電影進度變化。「滅絕」裡有很多物件都是一瞬而過而且沒跟劇情產生互動,也沒再次出現的。
  其實有一條線是可以更用力的去做的,那就是女主與老公的互動,以及老公長期不在家產生的欲求不滿,還有對老公愧咎感的部份。(這裡特別有趣的事情是,女主的外遇是純粹「性」的,一個話語索然無味的,號稱同樣也是知識分子的黑人,實際的演出卻只有「性」。這部份明明就可以深入探索,為什麼既然是「性」的欠缺,那展演上不能再激動些,甚至更多人些?比如多P、比如各種姿勢、比如各種你我想的到或甚至你我想不到的的激烈的性活動?而如果是精神性的飢渴,為什麼女主跟那個黑人毫無化學效應?我們完全感受不到在戲份中兩人有什麼精神外遇的可能,他們幾乎沒有性以外的互動,那些對話也都是關於一個不在場的男人,「外遇」這件事在本片被展現的極其無聊,但它本來是值得大書特書,以鋪陳女主內心的罪惡感的。那是關於一個人有激烈的飢渴而導致的事件(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而特別是在婚姻之內時,這樣的飢渴越發強烈,原本該滿足你的人的「不在場」,導致一些阿貓阿狗的人的「進入」,但你理性上又覺得不應該,感性上卻步步陷入這個肉體遊戲,也就是鄉民所說的「嘴巴上說不想要,身體卻很誠實。」這個你對其一無所知的「他者」,你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那個黑人在本片是多麼蒼白,他只反映了女主對性的渴求。他就像那塊異域,反映了每個人心理的渴求,但又只反映渴求,不像一個有多面相的「人」,反而如那一味模仿女主的金屬人。)這樣的狀態本來是可以花更多篇幅去描寫,然後讓這樣的「過去」與他們現在的「異域」在電影的敘事上進行對話的,但在本片裡「異域」的劇情太重,而「過去」
太輕。所以我們沒辦法感受到「過去」如何浮起,把人壓碎在「異域」裡
  當然就結局而言是有意思的,也算是讓我對其印象挽回不少的,雖然這很老式,比如說「異底洞」就搞過的,或是其他ACG或其他類型的媒材做過的「主角雖然生還卻截然不同了」。(諷刺的是就故事結構而言這樣的「英雄之旅」卻是好萊塢大片最常使用的,講一個人經過跑到別的世界再回來後變成不同的人,其實跟被植入外星細胞沒兩樣,但這樣同時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結局。)但在本片之中,它卻是一種有效的推進,基於道德產生的愧咎感必須被減重,人們不見得要徹底遺忘過去,卻也不能任由過去把自己壓垮,既然要跟別的男人睡覺來滿足性慾,又不能是老公以外的他人(因為會產生愧咎感),那麼就跟複製老公的外星生命一起睡吧!當女主的眼睛不斷的變色,這是個常被拿來使用的象徵手法,顯明她的人生「觀」、她的「看」法早已改變,這是因為她對異域深處的凝視,也就是對過去的不再逃避(不再認為自己有所罪咎,誠實面對自己的需求,而非受「貞節觀」繼續綁架)作為一部主要角色幾乎是女性的電影,這當然是意味深長的結局,特別是她還瞞過了那個對她審訊的「男人」,用許多「我不知道」這樣委婉的「遮蓋」來代替事實的「裸露」(為什麼被視為「開放」的女性就必須義務性的對所有男人開放而非只對她喜歡的男人開放?)我認為這記回馬槍算收的很好。
 
3.結論,不禁推敲的美中不足,令人屏息的精采有餘
 
對於本片,我想我的心態是愛之深責之切,部分的失望基於一部片在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這個作品本身自己給設立的種種挑戰(比如將自己定位為科幻片,就等同要重新回答所有科幻片可能回答過的問題。)而作品本身又如何解決這些挑戰(不是選擇題也不是是非題,而是申論題)有時候它雖然答的不好,但你可以從它的回答中看出一些它觸及的東西,有些可能是新的,這樣的狀況下才會有失望。
 
否則說真的有一些片看完真的就慢慢消失在記憶裡了,因為他們實在太平淡太保守,簡而言之就是不敢冒犯錯的風險對既有答案的問題發起挑戰。
 
總的來說,《滅絕》是一部相當女性的電影,它觸及女性議題,以及大量的女性行為展演,這是在「人性」大命題下的分支,它也有一般商業電影的娛樂性跟刺激性,但作為「科幻恐怖」片,我認為它為「恐怖」下的功夫是比較多,而「科幻」要說的話是比較少的。
 
換而言之,如果要我推薦《科幻片》,我不會推薦《滅絕》但如果是推薦《科幻恐怖片》,我會推薦有時間的人能將其列為選項,因為一些地方確實是讓人毛骨悚然的。

發表迴響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